践行“精讲多练、当堂反馈”, 构建高效课堂

2016-03-24

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,加强教研队伍专业素养,总结推广我校“精讲多练、当堂反馈”的教改成果,从本学期第三周开始,我校就开启了新一轮教改示范课。各学科组的老师们精心磨课、集体备课、互相听课、当场评课,气氛和谐、热烈,成效显著,每位参与的老师都获益匪浅。

3月19日,我们有幸聆听了我校语文学科组长黄海霞老师执教的《桃花心木》一课。黄老师的这节课带给大家极大的启发。她大胆摒弃了我们通常所用的一个模式,一个套路,课堂设计简洁巧妙,富有实效性。课堂上,黄老师充分利用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、乐于表达的特点,没有过细地进行字词教学,没有过多地开展朗读指导,没有过度地盲从教材分析,而是通过“课前听写――交流前置小资料――小组讨论――小组展示――感悟写法――同步阅读”等几个清晰的环节,层层推进课堂教学。在这堂课里,我们发现,随着教学的深入,学生的思维逐步活跃起来,学生大胆的表达欲望逐渐强烈,学生的身影逐渐主导了整个课堂。课堂中,他们聆听,他们提问,他们表达,他们质疑,乃至于后来的“辩论”,都很好地体现了“精讲多练”中对学生“表达能力”的训练。另外,课前的听写导入其实也是对基础知识的一种训练。

当然,这堂课并非由教师的“一言堂”完全倒向学生的“一言堂”。黄老师及时的引导、精炼的点拨也是这堂课的画龙点睛之处。比如,当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,明白了种树人的良苦用心之后,黄老师及时地归纳总结出:这篇文章运用的就是典型的“借物喻人”写作方法,同学们可以回忆出哪些类似的文章?个人认为,这一及时、必要的点拨,就是“精讲多练”中所提到的“精讲”。像这样的例子在整堂课中比比皆是。这也告诉我们,在“精讲多练”的课堂教学中,我们不能盲目地、一味地去放纵学生通过海阔天空的方式,去训练他们所谓的表达能力,而需要老师通过“及时雨”般的“精讲”,去保障和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。在黄老师的这节示范课里,我们看不到任何“满堂灌”的成分,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,文本的教学重难点得到了充分的突破。她的课堂看似波澜不惊,实则用心良苦。可以说,黄老师给我们呈现的就是一节典型的“精讲多练、当堂反馈”的实践课,有很大的借鉴和学习的价值。

虽然这节示范课结束了,但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考:真正的“精讲多练、当堂反馈”的语文课堂究竟是怎样的图景?如何践行“精讲多练、当堂反馈”, 构建高效课堂?作为鹤碧教研团队中的一员,我们相信,在我校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引下,在“精讲多练、当堂反馈”的教学模式的指导下,我校的教育教学成果一定会更上一个新台阶!

(文:朱敏 图:彭艳萍 责任编辑;张静)

Baidu
map